魔法瘦脸
去年以来,子长市中药材开发中心聚焦产业全链条建设,通过优化布局、强化技术、搭建平台等举措,持续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子长市围绕中药材产业空间布局,积极引进优良品种,扩大种植规模。据子长市中药材开发中心副主任张军介绍,去年以来,先后从省内外引进白芍、桔梗、苦参等14个中药材品种,建成千亩以上种植基地5个、百亩以上种植基地26个,同时发展林下油牡丹1000亩。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,子长市还同步推进产地初加工能力建设,通过扶持中药材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,在涧峪岔镇高台村和玉家湾镇枣林庄村建成山杏加工基地,培育各类经营主体36家,其中加工企业6家,年加工山杏等中药材品种10余个,加工总量达800多吨,初步形成“种植+初加工”的产业雏形。
科学种植是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。为提升中药材品质和产量,子长市中药材开发中心组建专业技术团队,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,将先进种植理念和适用技术精准送达经营主体与种植户,打通农技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今年中心不仅免费提供了新品种和生物有机肥,还邀请延安大学教授现场指导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。”种植户贺彩云表示,在技术帮扶下,她种植的芍药、丹参、黄芩等5个品种共300多亩中药材长势良好,自身种植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和品质提升,打通产销渠道成为关键。子长市充分利用杨家园则镇保障房闲置商铺,建成中药材交易市场,为药农与收购商搭建起高效对接平台。
“交易市场建成后,实现了现货交易、批量采购,供需对接效率大幅提升。”中药材收购商杨雲海介绍,今年已通过该市场收购牡丹、酸枣、山杏等中药材400吨,销往河北、安徽等地,累计交易额超350万元。据统计,该交易市场累计交易额已突破1000万元,成为子长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“助推器”。
当前,子长市中药材产业已在种植、初加工、交易等环节取得阶段性成果。子长市中药材开发中心副主任张军表示,下一步,我们将聚焦全产业链关键环节补短板、强弱项,持续完善子长中药材交易市场功能,加快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及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,深耕中药材精深加工,延伸产业链条、提升产品附加值,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让中药材产业成为子长市乡村振兴的坚实产业支撑。(通讯员 陈延鹏)


